教育部與 Polish 磨人的驚喜之作:讓戶外教育規劃不再是一場難題!-案例封面
教育部_logo_white
教育部與 Polish 磨人的驚喜之作:讓戶外教育規劃不再是一場難題!-案例封面
教育部_logo_white
教育部與 Polish 磨人的驚喜之作:讓戶外教育規劃不再是一場難題!-案例封面
教育部_logo_white

/

教育部與-polish-磨人的驚喜之作

Polish AI

Polish +

教育部與磨人 POLISH 的驚喜之作:讓戶外教育規劃不再是一場難題!

想像一下,全台灣的教師,如果想要安排「戶外教學行程」,過往是多麽耗時耗力的場景:

教師們需要在繁忙教務之外,抽出時在茫茫資訊大海中,逐筆搜索各種場所的零碎資訊,並且憑一己之力交叉反覆比較,並且四處打聽其他教師的經驗與口碑,才能比較確定場地是否適合。對於想要突破跟開發新教案的教師們,有沒有只需要動動手指,就能夠快速評估教學行程的平台呢?這個願望,如今由教育部和 磨人 Polish™ 幫廣大教師們實現了!

  1. 地圖導航教育新視野:像訂旅館般輕鬆探索教學場域,距離教案一目了然

  2. 全臺教學資源一指掌握:整合全臺戶外教育場域,單一平臺搞定所有規劃

  3. 教育社群協作共創:師生場域專家共同打造成長型平臺,臺灣特色 IP 增添親和力

  4. 科技力量重塑公部門: 敏捷工作流程優化教育資源管理,樂高式技術模組可複製擴展

一、如何打造「與時俱進」的公家資源平台?

「戶外教育資源平台」是教育部轄下的資源寶庫,為了解決教師們推動戶外教學所需而誕生。過去這個平台的開發重點,在於建置資料和資料管理。各縣市雖然有自己的戶外資料,但教師們必須在多個系統間來回切換,才能完成一次教學規劃,導致資訊難以有效率的被搜尋跟使用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入口頁面 翻新前後對比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入口頁面 翻新前後對比

教育部看到了教育現場的需求,這次藉由更新戶外教育資源平台的機會,教育部決定與民間合作,尋求創新解決方案。我們 磨人 Polish™ 受邀作為顧問團隊,協助教育部共同評估如何改造系統,貼合一線教育人員的需求,整合全台各縣市資源,打造真正好用的入口平台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路線體驗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手機版展示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手機版展示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設計元素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設計元素

二、向市場學習!把地圖變成教育探索工具

經過 磨人 Polish™ 與教師們逐步訪談後發現,過往教師們對戶外教學的想像,可能是以傳統遊憩場所為主,但近年來從文史館、生態場域、到社區經營的小店家,都能經過富有教育意義的行程安排,成為合適的戶外教學資源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開發策略對焦工作訪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開發策略對焦工作訪

同時,為了在操作體驗上,與商業平台看齊, 磨人 Polish™ 團隊研究了 Booking、Google Travel 等遊程安排的專門服務網站。結合訪談第一線教育人員,進一步發掘使用者真正的需求:

  • 教師們在教案開發時,需知道「這個地方適合教什麼?」「場地離學校多近?」等關鍵決策資訊。

  • 太多細節資訊(如國道交通方式),反而導致平台資訊變得複雜。

  • 教師們普遍希望搜尋和挑選教學場地更簡化,能像旅遊時網路訂飯店那樣方便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地圖探索體驗

為了解決上述實際需求,團隊評估後,重點圍繞在開發高度客製化的「互動地圖」,透過地圖服務 Mapbox 量身打造平台,讓使用者「好逛且好找」:

  • 能夠像使用 Google 地圖 一樣,輕鬆找到、儲存附近的教學場域。

  • 上傳分享自己的戶外教學安排經驗、探討教育現場情況與處理方式。

  • 場域提供方(如:博物館、農場)能夠上架活動資訊,提供使用者參考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路線探索體驗

三、開發完主動幫忙行銷!臺灣特色 IP 為教育平臺加分

為了強化親和力和平臺信任, 磨人 Polish™ 團隊專門為「戶外教育資源平台」設計了一系列專屬角色。

團隊根據歐、美、日等先進國家,在戶外教育相關領域的成功經驗,設計適合親子闔家的吉祥物,作為平臺 IP。這些角色不只讓平台看起來更有趣,還能夠直接應用於相關業務的各方面宣傳,強化傳播效果與增加親和度。

近年公部門 IP流行使用「台灣特有種」, 磨人 Polish™ 則希望將設計的風格更進一步,兼顧「觀光宣傳」與「場館展示」的功用。本次設計的動物群像,在筆觸、風格、甚至角色肢體設計,都有明顯做出設計的特化,像是代表「陸域教育」的山林物種們和象徵「海洋教育」的海洋生物,就是這種指導方針下的產物。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IP 社群應用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IP 社群應用

「我們設計的目標,是能讓這些可愛的動物角色,在全臺灣的戶外教育場域亮相登場。角色本身也承載知識教育的功能,最終形成通用的識別標誌與品牌資產。」— 磨人 Polish™ 團隊


三、積木式的技術開發

由於開發初始,團隊的著眼點就在於「打造適合博物館/文化資產的整套系統」,團隊將開發邏輯落實到下列模組之中:

  • 多角色登入和易用的權限系統:可以用在任何需要不同使用者協作的平台

  • 即時更新且客製化的互動地圖:團隊建立了模板,可以快速套用到其他需要地圖的專案

  • 自動化的資料內容編輯器:支援一次上傳幾百筆資料,還能自動檢查格式是否正確

  • 適用公部門的敏捷開發工作法:把傳統公文作業和敏捷開發模式結合的模組流程
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會員系統
戶外教育資源平臺 — 會員系統

這樣一來,整套系統變成能夠「重複使用」的樂高模組,未來團隊只需要針對需求變化的優先級,即可快速調整和部署這些積木,替機構省下大量溝通時間和開發成本,更專注在使用者需求與客製化體驗。

四、公部門 + 科技團隊 = 創新工作文化

「戶外教育資源平臺很幸運能遇到磨人團隊來協助架設網站,過程中他們善用各種工具軟體,一步步引導磨人 POLISH™ 討論並釐清問題。特別讓人安心的是,他們不只是處理表面狀況,而是透過細緻的討論與分析,有效地帶領磨人 POLISH™ 掌握到核心問題,最後才能順利推出目前這個令人滿意的戶外教育資源平臺。」— Lai(友山石宮分) / Platform PO / NUTC

「戶外教育資源平台」草創之初,從只有 5 個場域進駐起步,隨著平台逐漸建置成熟,與教育部的大力推動,教師們也持續熱情地給予平台設計回饋,讓平台參與度和資料上傳量都明顯增加,終於在近期達到「單週 60+ 場域加入」這樣振奮人心的成果。

看到教育部同仁從一開始的「這系統太複雜了吧?」到主動反應「這個工具真的很方便!」這樣的轉變,無疑令團隊振奮。但如果要問,讓一個涉及全國規模的專案順利進行,最大挑戰和核心策略是什麼?或許關鍵是「溝通方式」、「工作流程」的改變。面對多部門和決策層級較為複雜的本案,教育部和 磨人 Polish™ 團隊引入了全新的工作方法:

  • 不再靠 LINE 傳遞溝通訊息,改用可追蹤、分類的 IRC 協作平台

  • 完全採用可線上協作的文件,不再來回傳送離線 Word 文件檔案

  • 建立明確的任務卡片系統,讓每個更改、開發跟調整進度一目了然


透過導入這些制度與工具,加速了整體的溝通效率、協作文化、減少失誤與提升專案穩定性。最終雙方的合作關係,也讓 磨人 Polish™ 從最初的「委外廠商」,逐漸轉變為平台真正的「夥伴團隊」 — — 這種合作文化的轉變,也是這次專案成果之外,非常有價值的產出之一。


「『超越客戶的期待,去實現通常不可能的目標』能夠與客戶一起找到真正的目標,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處理方式,是所有客戶信賴磨人設計的關鍵,也是 磨人 Polish™ 的價值所在。」— Kevin, 設計總監


本次的專案對於 磨人 Polish™ 最大的價值,是找到「如何與公部門形成充滿活力的合作關係」並且充分體現了教育部作為國家教育最高機關敢於創新、善用數位轉型的決心。

平臺連結:https://outdoor.moe.edu.tw

技術範圍

準備好開始了嗎!

填寫表單,索取免費顧問時數,並將有專人與您聯繫

© 2025 Polish Design co | Powered by Polish

© 2025 Polish Design co | Powered by Polish